睦和龙哥

果品专业合作社

欢迎访问睦和龙哥果品专业合作社网站
关注我们:
      NEW最新公告:
  • 2018年“魅力南沱·第二届涪陵纽荷尔脐橙采果节”12月1日举办

枇杷
荔枝
龙眼
脐橙
火龙果
尝花
乡村美
特产
相约富盛乡村 共享天然氧吧
+18983338068
欢迎拨打服务热线,让我们来为您服务
 • 当前位置:
涪陵龙眼  Longan in Fuling

     “涪陵龙眼”地理标志情况报告

(2018年4月3日)


一.睦和村基本情况

       睦和村地处长江南岸,距涪陵城28公里,幅圆面积10.5平方公里,辖4个村民小组,有农户889户,2246人,耕地面积2600亩,属长江三峡库区重点淹没移民村,是涪陵百年特产水果——涪陵龙眼之乡。涪陵龙眼有着数百年的栽培历史,是当地库区移民的主要支柱产业之一,现睦和辖区“江中绿宝石”平西岛上幸存数百棵百年龙眼古树。“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据传,唐朝杨贵妃喜食的南方荔枝就盛产于此。

       全村以龙眼、枇杷、荔枝、柚子、柑橘等优质水果为主导产业,以赏花品果和休闲观光为特色农业。睦和村两委班子紧扣“六子”致富经的发展思路,即“土里栽树子,四季卖果子,家里开馆子,就地进厂子,外出挣票子,青山变金子”,以“新农村示范建设和美丽乡村示范建设”为总体目标,以增加农民收入为切入点,着力打造优美的人居环境,和谐的人文环境,宽松的发展环境和公平公正的法制环境,积极倡导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使全村各项工作得以顺利开展。

二、地理标志发展情况

       涪陵区南沱镇睦和村地处长江流域,地势多浅丘平坝,属于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周边的小气候环境特别适宜涪陵龙眼栽培。涪陵龙眼有悠久的种植历史,据传已有100余年历史,相传清朝光绪年间,有邑人徐邦道在外做官,从福建带回龙眼树幼苗五铢,栽种于世居的南沱镇睦和村彭家院子、陈家坝,当时只成活了三株,之后通过实生繁殖逐渐扩大发展,现已成为涪陵区负盛名的农产品土特产之一。涪陵龙眼的特点为果大、皮薄、肉多、核小,入口即化渣,味道鲜甜,具有浓郁的蜂蜜香味。龙眼富含糖类、矿物质、维生素等物质,素有“南方人参”美誉。

       睦和村坚持“以农为本,因地制宜,就地发展”的原则,于2006年6月注册成立了重庆市涪陵区南沱镇睦和果品专业技术协会,2007年11月正式到工商部门登记注册重庆市涪陵区睦和龙哥果品专业合作社。。为了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特色产业,推进新农村示范点建设,我村充分发挥睦和龙哥果品专业合作社和果品协会的职能作用,在引领库区移民安稳、致富方面成效显著,曾先后荣获中国科协“科普惠农兴村先进集体”,重庆市“农村科普先进集体”,涪陵区“龙眼种植科普示范基地”称号。睦和龙哥专业合作社荣获“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市级“模范社”等称号。

       近年来,睦和村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积极培育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011年6月28日,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获准注册“涪陵龙眼”地理标志商标。睦和果品专业技术协会和睦和龙哥专业合作社充分利用“涪陵龙眼”地理标志商标的品牌作用,规范运作,精心运用和管理,成效显著。涪陵龙眼于2012年11月荣获“绿色食品”认证,涪陵区南沱镇睦和村于2014年11月荣获“中国绿色生态龙眼之乡”称号。

三.地理标志运用情况

       为了充分发挥“涪陵龙眼”地理标志的作用,进一步规范“涪陵龙眼”地理标志的管理和运用。睦和果品专业技术协会与睦和龙哥果品专业合作社强强联手,有机结合,共谋发展,辐射带动周边5个乡镇20多个村,农户2265户从事龙眼水果产业发展,带动涪陵龙眼种植面积达20000余亩,以“涪陵黄壳”和“蜀冠一号”两个品种为涪陵龙眼水果中表现最为优质的品种。并成功注册了“睦和龙哥”、“睦和村”、“平西坝”、“邦道”牌水果品牌商标。

      “涪陵龙眼”地理标志商标成功注册不仅提升了涪陵龙眼产业的品牌形象,带动了龙眼产业的发展,还拓宽了销售途径,增加农民收入。在“涪陵龙眼”地理标志商标未注册之前,每年的鲜龙眼市场销售价格约每斤3-5元左右,销售途径单一,对外宣传的力度较差。涪陵龙眼注册地理标志后,睦和村龙眼经济价值明显提高,涪陵龙眼价格提高到每斤6-10元左右,并且就地销售,供不应求。在各级领导的关心与支持下,2013年9月6日和2014年9月13日,在“涪陵龙眼”的核心主产区——南沱镇睦和村成功举办了第三、四届“魅力涪陵·三峡库区龙眼文化节”大型活动,每届龙眼文化节吸引游客达10万人次,现场采摘销售龙眼每年分别达200余万斤,龙眼销售收入每年达1600余万元,并有力地带动了当地农家乐产业和其他农副产品的发展,收入较为可观。于2014年1月20日,在涪陵城区闹市中心“泽胜广场”成功举办了“涪陵龙眼品鉴会”大型宣传推介活动;利用涪陵204路公交车媒体投放了关于“涪陵龙眼”的车身广告;先后前往北京、大连、宜昌、重庆多次参加农展会,2017年9月21日涪陵龙眼前往北京参加了由农业部主办的第十五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进一步提升了“涪陵龙眼”的社会知晓度,有力地拓宽了龙眼销售市场,效果良好,极大地巩固了“涪陵龙眼”地理标志商标的重要作用,得到了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

四.主要做法

       自“涪陵龙眼”地理标志获准注册以来,睦和村成功探索出一条“村两委+合作社+果协+公司+基地+果农”的运作模式,为老百姓寻找市场,带动一方经济发展,主要做法如下:

       一是合作社以“民办、民管、民受益”为宗旨,为社员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优质服务,以“科技惠农兴村”为致富途径,大力协调科技部门和上级职能部门,积极引进果树新品种,探索多渠道的增收致富项目,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引导果农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并成功探索出了“五统一分”的果园管理模式,即统一技术指导、统一商标品牌、统一物资供应、统一包装、统一销售价格、分户经营管理模式。

       二是进一步加大了“涪陵龙眼”对外的宣传力度,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网络、微信公众号等媒体长期对外进行宣传报道,以此提升“涪陵龙眼”的社会知晓度;

       三是适时举办“涪陵龙眼文化节”采果活动,达到“以节促销”、“以节增收”的目的,广泛吸引游客和水果商贩前来龙眼基地采摘购买,有力地拉动了涪陵龙眼基地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

       四是对“涪陵龙眼”地标严格实行了保护,进行标准化、规范化的管理,龙眼包装“地标”标识明晰,坚决杜绝以次充好和杂乱无章的现象发生。

五.下一步打算

(一)引进良种、专研技术。进一步将“涪陵龙眼”水果产业做大做强,将表现不佳的龙眼果树需进行品种改良,不断开发龙眼新产品系列,进一步丰富龙眼水果产品内容,提升龙眼果品价值,增加农民收入。

(二)重视科普、提升管理。提升龙眼果树管理水平,充分发挥合作社和协会的职能作用,积极开展果树技术管理培训,打造标准化、规范化、示范化果园。

(三)树立品牌、抢占市场。加大地理标志商标的宣传力度,进一步提升社会知晓度。举办水果采摘销售的活动,拓宽产品销售渠道,达到“以节促销,以节增收”的目的。提升涪陵龙眼水果包装,严格管理,严禁以次充好,假冒伪劣情况出现。

(四)注重管理、就地发展。依托生态观光果园的有利条件,以及四面环水的“江中宝岛”平西岛独特的自然资源优势,打造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

(五)抓生态、绿色发展。积极寻求政府职能部门保护“涪陵龙眼”百年古树,特别针对平西岛上数百棵百年龙眼古树进行生态保护。